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河汾讲堂第177期:国土空间规划视域下鄂尔多斯高原及其临近地区区域中心城市重构——基于历史城市地理学的考察
2023-09-20

9月15日上午10:00,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古都学会秘书长肖爱玲教授作客welcome皇冠地址河汾讲堂,做了题为《国土空间规划视域下鄂尔多斯高原及其临近地区区域中心城市重构——基于历史城市地理学的考察》的学术报告。学院副院长周亚教授担任本次讲座主持人。

肖爱玲教授基于对已有研究和国家需求的理解,提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问题,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历史上有哪些重要城市,又有哪座城市可以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有足够的理由,充分利用全国性的国土规划之机做一些调整和改变。这个问题的提出有力践行了历史地理学“经世致用”“有用于世”“为世所用”的学科特征、优势与价值。

肖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讲授研究的具体内容。一是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城市发展的地理条件,系统介绍了鄂尔多斯高原的地质构造、地理位置、矿产资源、气候特征等自然环境基础,随后基于文献记载和现有研究成果梳理了秦汉至明清不同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环境变化,并且简要说明了环境变化背后的自然与人文因素以及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的历史活动。二是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地域结构形态,她指出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单从城市选址来说,需要考虑政治、经济、军事、自然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也即不同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城市区域发展的中心也呈现出不同特征。三是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城市时空演化呈现出三大特征:其一,本区域及其邻近区域城市数量在统一的农耕民族王朝统治时期较多,而游牧民族主导时期城市的数量较少,且多沿用前代旧城;其二,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近城区城市发展重心大致呈现出以陕北黄土丘陵地带为重心,向土默川平原、宁夏平原、毛乌素沙地、后套平原等地貌单元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重要节点城市持续使用的两个特点;其三,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城市发展重心有从高原东北部、北部、东南部、西南部,最后向高原四周均衡发展的区域态势。四是现今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城市发展的地域结构呈现出城市等级低、空间距离远、缺乏引领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的特征。最后,基于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城市发展特征,参照国家级国土规划要求,兼及参考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置模式,肖教授提出选取榆林或鄂尔多斯市作为本区域中心城市的构想,建设鄂尔多斯高原绿色能源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生态修复与能源保护、利用和研发中心,以科技智慧港的形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讲座最后,周亚教授作了精炼总结,他指出历史城市地理学是一门极具交叉性质的学问,研究中不仅应当重视不同学科理论方法之间的融合,还应兼顾古今,充分发挥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功能,肖爱玲教授的研究为学界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案例。他还勉励广大青年学生从讲座中汲取营养,不断拓展学习思路,开阔研究视野。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撰写:雷舒云

审核:周亚

Baidu
sogou
Baidu
sogou